老西游记片头曲作曲者是谁
《西游记序曲》是老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头曲,由许敬清作曲。 《敢问路在何方》是该电视剧的片尾曲,词作者为阎肃,曲作者许镜清,演唱者分别是蒋大为和张暴默。 《女儿情》是电视剧中的插曲,词作者杨洁,曲作者许镜清,演唱者是吴静。
老版的《西游记》的主题曲为《敢问路在何方》。
《云宫迅音》是1986年版《西游记》的主题曲。该曲由作曲家许镜清创作,是为电视剧《西游记》量身定做的音乐作品。在接到央视要在1986年春节集中播出16集《西游记》的消息后,导演杨洁决定更换片头曲,于是许镜清在短时间内创作了这首时长为2分40秒的乐曲。
《云宫迅音》原名《西游记序曲》,由许镜清所作,是1986版《西游记》电视剧片头曲,于1986年9月25日发行。该曲以器乐曲的形式出现,巧用电子鼓,活灵活现了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飒爽英姿,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在当年的电视配乐中开了电声音乐与管弦乐队、民乐结合的先河。
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片头曲名为《通天大道宽又阔》。通天大道宽又阔》是由姚明作曲、编曲的一首歌曲。20世纪90年代末,歌曲成为央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续集》中的片头曲。著名作曲家姚明不仅担任这首片头曲的作曲,也是这首片头曲的词作者。
许镜清音乐作品
1、《大寨红花遍地开》:是由群星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专辑《红色经典民族音乐会》中。《云宫迅音》:是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头曲,由许镜清作曲,收录于1986年9月25日发行的原声专辑《西游记电视剧配乐原声》。
2、许镜清在1972年至1980年间,以其卓越才华创作了一系列音乐作品,如板胡独奏曲《喜开丰收镰》、大型民乐合奏《乌苏里啊我的故乡》以及扬琴协奏曲《井冈山》。他的音乐才华在国内广为人知,特别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民乐合奏《大寨红花遍地开》。
3、《云宫迅音》是1986年版《西游记》的主题曲。该曲由作曲家许镜清创作,是为电视剧《西游记》量身定做的音乐作品。在接到央视要在1986年春节集中播出16集《西游记》的消息后,导演杨洁决定更换片头曲,于是许镜清在短时间内创作了这首时长为2分40秒的乐曲。
4、《云宫迅音》的原唱歌手是许镜清。许镜清,1942年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中国当代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首部百家姓主题大型旅游演艺《寻根黄姚》主创。1965年从哈尔滨艺术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任作曲。1972年流传于全国的民乐合奏《大寨红花遍地开》就是他早期的成功作品之一。
5、许镜清的音乐作品涵盖了民族管弦乐、交响乐、电声音乐、戏曲音乐等多个领域。1972年到1980年,他创作了《喜开丰收镰》、《乌苏里啊我的故乡》、《井冈山》等作品。1980年以后,他开始涉足电影音乐创作,为多部故事片作曲。
女人不是月亮电视音乐
毛阿敏深情献唱的片头曲《女人不是月亮》,由张藜作词,许镜清作曲,歌词寓意深刻。歌曲以妈妈留给主人公的那句“十个女人九个傻”开场,引发了对女性身份的探讨。歌词中,女人被比喻为月亮、瓶中的花、笼中的鸟和墙上的画,暗示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质疑女性是否只能作为被动的象征。
《女人不是月亮》毛阿敏演唱的毛阿敏,1963年3月1日出生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唱家、演员。1985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滚热的咖啡》而正式出道。1986年,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并获得专业组通俗唱法比赛第三名。
获得表演三等奖。1988年开始,毛阿敏先后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其演唱的《思念》、《绿叶对根的情意》、《篱笆墙的影子》、《渴望》、《女人不是月亮》、《莫忘今宵情》、《投入地爱一次》、《诺言》、等歌曲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喜爱,也使她成为中国流行歌坛顶尖的实力派歌手。
大寨红花遍地开》。还先后为两部《西游记》作曲。第一部是80年代央视拍摄的《西游记》,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已经成为《西游记》的标志性音乐。其他作品有《女人不是月亮》、《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半边楼》、《弘一法师》、《情债》、《七品钦差刘罗锅》、《汽车城》等电视剧的主题歌。
他是位高产作曲家,迄今已为100多部电视剧创作了主题曲及音乐。他的影视歌曲最大特点是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融合。无论在《女人不是月亮》、《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还是《半边楼》、《弘一法师》、《情债》、《七品钦差刘罗锅》、《汽车城》等电视剧的主题歌都体现了这一点。———阎肃,剧作家。
无论是在电视剧《女人不是月亮》、《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等作品的主题歌中,许镜清始终坚持音乐创作的真谛。他强调,作曲不仅是技术,更是人品的体现,他坚信诚实、谦虚和追求是作曲家的必备品质。在创作过程中,他更注重音乐本身,而非金钱或名利,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