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抱衡的创作
1、他的主要创作还有:《收姜维——剧本与曲谱》、《河南越调音乐》(与杨克成合作,郑州市文化局内部印发)、《豫剧板胡演奏法》(与刘盘亭合作,赵抱衡执笔),他还参加了戏曲电影艺术片中《山村新曲》(包括《夫妻俩》、《买箩筐》两个小戏)的唱腔音乐创作。
2、当问及其书法创作诀窍时周公则客观的解说道:“书法创作上,我取法于三个方面:一是历史,取法经典与传统;二是时代,作品要有时代感;三是要有鲜明个性,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三点成为我书法艺术的支点,我当年正是由此提出“书法新古典主义”,强调书法家的主体意识,高扬主体精神”。
3、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被称为“活诸葛”的越调表演艺术家是谁?
1、申凤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越调表演艺术家,以“活诸葛”蜚声剧坛,同时在近200个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中扮演过生、旦、净、丑等各种行当的角色,可谓“生旦不挡,悲喜咸宜”。申凤梅(1928年1月14日-1995年7月20日)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涂庄村,河南越调大师。申凤梅11岁开始学艺,14岁搭班。
2、在河南省戏剧舞台上,申凤梅的名字如璀璨的星辰,引领着越调艺术的发展。起源于民间小调的越调,经过申凤梅这位活诸葛的耕耘,逐渐崛起,成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从地方小团晋升为省级乃至全国知名的剧团。申凤梅的卓越贡献和不懈努力,为越调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越调电视艺术片《诸葛亮》共有七部,它们分别是《卧龙出山》、《舌战群儒》、《华容放曹》、《卧龙奔丧》、《七擒孟获》、《收姜维》和《失空斩》,这七部戏从诸葛亮的青年时代一直演到了老年,由著名越调艺术大师、被称为“活诸葛”的申凤梅主演。
4、年7月20日上午,在周口市川汇区福寿园,祭奠一代越调大师申凤梅先生的活动。令人非常惊讶的是,一代越调大师,当年曾经受到国家众多领导人接见并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中州“活诸葛”的申凤梅,在逝世12年后竟然仍未安葬。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入土为安”。
5、在当代,几位代表性的演员以其卓越的表演,为河南越调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若不分剧种的话,首推越调大师申凤梅先生,有“活诸葛”“申凤梅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就是申凤梅”之说。推荐电影版(因为先生那时年轻唱好。如果纯看表演推荐晚年的。)若京剧的话首推马连良先生,其实申老是马老唯一收的地方戏女弟子,但风格除了衣着等非常讲究外没有什么相同。
越调的流派艺术
1、越调伴奏乐器包括象鼻四弦、短杆坠子、弹弦乐器月琴等。发展到建国以后,伴奏乐器增加至二胡、中胡、中阮、古筝、琵琶、大提琴等。武场伴奏则以鼓板、手镲、大锣、小锣为主,后来逐渐增加了许多种色彩性、效果性的打击乐器。在唱词上,越调的传统戏结构严密,唱词少,道白多,语句相对文雅深奥。
2、越调自诞生地四外流传时,“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边”等地域流派。上路越调以南阳为中心,又称豫西越调、南阳越调、大越调,是越调的母调。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有秦腔的元素,人们认为这是“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的”西梆”——秦腔东渐的结果。
3、申派是河南越调中由一代宗师申凤梅创立的独特唱腔流派。申派唱腔以苍劲豪放、稳健端庄著称,其韵味浓郁醇厚,行腔千姿百态而又统一。高腔中不乏轻松之感,低腔中蕴含凝重之气,演唱慢板时慢而不散,快板时快而不乱,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河南越调的表演形式多样,常常在唱中加入说白,使表演更加丰富。
4、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越调自诞生地四外流传时,“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边”等地域流派。生路越调以南阳为中心,是越调的母调。唱腔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间有秦腔的元素。
5、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形成了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清末民初时,洛阳等地的豫剧多用下五音,开封等地的豫剧则多用上五音。乐器的不同,越调伴奏以象鼻四弦为主,20世纪初改为短杆形式,并搭配月琴,构成三大件。河南曲剧以曲胡为主奏乐器,辅以三弦、唢呐、琵琶、二胡、筝、笙、月琴等。
6、越调的脚色行当齐全,包括大红脸、二红脸、文生、武生、大净、二毛、三花脸、正旦、花旦、闺门旦、浪旦、武旦、老旦等十几种,每个行当都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滋生出了申凤梅和毛爱莲为代表的一些着名表演流派。音乐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之说。